正文复制
河北日报/2024 年/2 月/26 日/第 T03 版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特别报道 特刊
应持续高质量推进“ 轨道上的京津冀” 建设
——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
河北日报记者 曹智 方素菊
“ 10 年来,京津冀三地构建了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提升了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和协同治理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 日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陆化普注意到,10 年间,京张高铁、京承高铁、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 6 个项目相继通车运营,河北连接京津的铁路达到 23 条。石家庄到北京 1 小时通达,与廊坊、承德、沧州高铁直达。“ 轨道上的京津冀” 已初具规模。同时,三地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实现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交通协同机制作用成效显著。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交通具有基础性、服务性、引领性、战略性特点,通过交通一体化,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对于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陆化普说。
“ 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和都市圈发展的新阶段,京津冀三地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高质量交通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