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泉州晚报/2024 年/4 月/1 日/第 001 版
加速城市路网建设,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
“ 聚城畅通” 工程成效显著 “ 369” 交通圈格局成形
融媒体记者 吴丽娇 通讯员 谢小芳 赵颖嵘 林燕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 城市要聚、交通要畅”,实施“ 聚城畅通” 工程,以构建“ 环湾 30 分钟通勤圈、市域 60 分钟通畅圈、省内 90 分钟通达圈” 的“ 369” 交通圈格局为抓手,全力畅通城市“ 血脉”,以期汇聚更多发展流量。
“ 经过努力,‘ 369’ 交通圈格局已在泉州大地渐次形成,城市集聚效应和通畅能力实现双提升。” 泉州市聚城畅通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蔡天守说,2023 年全市实施相关重点项目 72 个,完成投资 122.3 亿元,超年度计划 2.8 个百分点,已建成福厦高铁泉州段、泉州大桥改扩建工程、通港东街快捷化改造工程等 13 个项目。
“ 我们以中环城快速路为中心,串联多向放射线,打通独具泉州特色的‘ 环环相扣’ 城市快速路网。” 泉州市聚城畅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黄春辉说。
高效指挥调度 “ 保姆式” 服务助推项目建设
2023 年 6 月,市政府进一步充实调整聚城畅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全市铁路、公路、城市道路“ 三位一体”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形成谋划“ 一盘棋”、要素“ 一张图”、推进“ 一股绳” 的指挥调度体系,以“ 保姆式” 服务助推项目建设。
蔡天守说,指挥部以一刻也不松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效指挥调度,紧盯关键节点,层层突破难点。比如,为了解决金屿大桥和百崎通道湿地报批、国道 G228 线台商投资区海湾大道用海等多个久攻不下的难题,指挥部建立“ 月调度、月通报、月督导” 工作机制和“ 一线出题、会商解题、合力答题” 常态化沟通机制,滚动收集问题清单,累计召开 37 场(次)调度,解决具体事项 91 项。针对重点项目,指挥部实行“ 进度月通报、内设工作组工作月报” 的“ 双月报”制度,常态化跟踪推动项目实施进度。针对市委、市政府及指挥部议定事项,指挥部还创新提醒函、预警函、督办函督导落实分级管理制度,每月定期跟踪落实情况,评估工作进度。
疏通城市“ 血脉” 道路通百姓乐满城活
淤堵的城市“ 血脉” 逐渐化开,车水马龙的道路上车辆有序通行,动车高铁跨越山海、呼啸而过,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不断见证并丰富着品质泉州的内涵和外延,让这座城展现出更大活力。
——环湾 30 分钟通勤圈不断完善。备受关注的金屿大桥、百崎大桥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目前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关工序。 中环城快速路、 晋江隧道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全速推进中。中心城区城市路网骨架“ 规划蓝图” 正向“ 施工图”“ 实景图” 蜕变。
2023 年 7 月 1 日,长 838 米、宽 43 米的国道 324 线泉州大桥及接线扩宽改造工程提前完工,
进一步畅通中心城区与晋江、南安等地的交通网络,支撑和加速泉州环湾向湾集聚发展;
次日,通港东街快捷化改造工程全线通车,这条连接起中心市区与晋江城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的道路,有效提高组团间通行效率,进一步完善“ 369” 城市快速化交通体系;南安武荣大桥主体已建成,正在进行附属设施扫尾,计划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南安至泉州市中心车程预计将缩短 20 分钟;
……
事实上,类似的环城环湾快速路项目,还有一重环湾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工程、二重环湾晋江
第 1 页 共 2 页
段一期工程等。在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的同时,指挥部统筹推进次干路、支路、街巷路建设,去年以来中心城区新改扩建各类城市道路 37.6 公里,实施 15 处主次干道“ 微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