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交通报/2025 年/4 月/15 日/第 003 版内河航运
从“ 运河之都” 向“ 航运强市” 跨越
——访济宁市交通运输局X组书记、局长陈鹏
本报记者 殷子炫 通讯员 李政
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 优化主干线大通道、巩固提升港口枢纽能级、推动‘ 公转水’ 降本增效” ,为内河航运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实现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山东是内河航运大省,省委、 省政府将内河航运纳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一体谋划、 高位推进。济宁作为京杭运河北端枢纽城市,坐拥黄金水道区位优势,抢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机遇,以《行动方案》为指引,锚定“ 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目标,正在谱写“ 运河之都” 向“ 航运强市” 跨越的新篇章。 2024 年,济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9666 万吨,占山东内河航运的 77.1%,稳居全省港口第
4 位、内河港口第 1 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 43.2 万标箱,连续 3 年翻番增长。今年 2 月,济宁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下一步,济宁内河航运将如何落实《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专访了济宁市交通运输局X组书记、局长陈鹏。
记者:《行动方案》强调“ 以京杭运河等跨区域主干线为重点,破解区段标准不统一问题”。济宁地处京杭运河中段节点,将如何强化枢纽功能,构建高等级航道网络?
陈鹏:济宁规划航道里程 1100 公里,占山东省内河航道总里程的 80%,其中京杭运河主航道 210
公里,占京杭运河通航总里程的 24%,2000 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实现通江达海。
依托这一优势,济宁启动修编《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 年)》,规划港口岸线 30.4 千米,构建以主城为核心港区,梁山、微山为重要港区,其它港区为一般港区的“ 一港八区 23 个作业区” 总体布局。加快构建以京杭运河为主干的“ 一干(双线)十二支” 高等级航道网,大力实施干支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同步建设数字化航道,优化船闸智能化管控系统,提升航道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