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1 月/3 日/第 008 版专版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权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小勇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X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全X、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也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能否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X能否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X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在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
在指导思想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高校各学科和工作领域中意识形态化建设不断加强,错误思潮的出现和传播得到有效控制;X管各项工作的力度极大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信真用成效越来越明显;各学科领域的价值引导性稳步增强,对于指导思想、学科伦理、服务对象的定位逐步清晰。一系列重大成就得益于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是在各高校中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二是推动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全X、教育师生、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学习;三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在领导机制上,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既站在思想理论的前沿,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