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3 月/22 日/第 007 版公共管理
“ 新文科” 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李智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ZZ局第 19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2020 年 4 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通知》 ,全国共 20 所高校被列为首批应急管理二级学科设置试点单位,应急管理学科发展进一步提速。同年 11 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召开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我国“ 新文科” 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是促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 新文科” 注重对接现实需求、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与应急管理学科发展高度契合。应急管理是面向风险社会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实践、理论、方法是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三驾马车,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推动应急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立足国情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遵循,新文科旨在服务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时代之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复杂多变,应急管理事业任重道远。大力建设应急管理学科,探索各类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为风险治理和灾害防治提供可行方案,既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文科建设对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牵引新需求,新需求召唤新学科,应急管理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兴学科,必须面向应急管理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我国应急管理学科起步较晚,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学界和业界对如何认识应急管理学科, 如何建立应急管理研究与实务之间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的纽带,尚未达成充分共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面对研究方向不明确、专业教材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学科的建设重点、课程体系规划、培养模式等均有待完善和创新。因此,结合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凝练新时代应急管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 全灾种、大应急” 的趋势,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时代之需。
强调学科交叉融合
专业优化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 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与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个体行为与社会结构。在传统的学科分立状态下,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个专业联系较为松散,文科与理工医农各学科间长期割裂。学科分野的传统结构导致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限制了知识的创新与整合。特别对于应急管理领域,单一学科的发展模式,与社会风险跨区域、跨层级、多主体、多灾种的特征难以兼容。新时代应急管理学科必须构建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