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3 月/23 日/第 002 版智库
新型智库与政府关系的发展取向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君也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重庆智库暨大运河
智库研究院 徐宇枢
如何在提升咨政能力、服务决策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加契合决策需求,这迫切需要新型智库进行自身变革。尤其是新型智库要正确处理并落实与政府的关系,壮大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个性化、特色化的长效机制。在自身变革进程中,新型智库与政府关系的发展重在四个方面。
第一,以咨政建言为导向提出带有全局性的观点和动议。咨政建言有助于新型智库依据发展环境和自身实力确定或调整发展目标、配置关键资源。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众多地方文件均明确了新型智库的现实功用,即研究公共政策和战略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省部级层面对属地智库的考评,还是对地级市、高校层面的考评,咨政建言所占权重是最大的。尽管新型智库参与的都是由属地智库管理部门组织的考评,除了咨政建言以外,其他考评的权重累计起来不超过 50%,比如会议、论文、著作等。从当下情况看,对高校内设智库而言,满足其他考评要求往往不难。因为高校智库运营,除了少数专事的智库研究机构之外,更多是用一些研究机构的称谓来叠加智库的功能。但是咨政建言的成果无法临时用研究机构的成果代替,必须久久为功才能产出。以公共政策和战略问题作为重大取向的新型智库,要做的重要选项是助力中央重大发展战略的落地。
第二,通过及时应对策应重大发展战略落地。新型智库应结合自身研究特点,对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热点予以关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引和政策建议。及时策应是密切关注X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释出的“ 风向标”,新型智库对此应保持足够的敏感,从中发掘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选题。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新型智库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表现在助力上述重大发展战略的落地。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