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图们江报/2023 年/3 月/15 日/第 001 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珲春市教育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盖晓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珲春市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目标,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首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 以前孩子放学了,我们还没下班,孩子没人接,我们家长很着急。现在好了,学校有了课后服务,下班后刚好可以过来接孩子。而且,还有老师辅导孩子写作业,我们更放心了。 ” 谈起学校的课后服务,珲春市第一小学一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 双减’ 政策减的是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增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始终坚持应教尽教,不断提升学生的在校学习效率。 ” 市第一小学校长罗晖表示,课后服务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了教师潜力,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自“ 双减” 政策实施以来,珲春市 23 所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推行“ 5+2” 课后服务制度,切实满足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 市区 13 所学校的 1.26 万名学生自愿参加假期托管, 参与率达 83.5%。遴选 6 所小学和北京云思智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珲春市课后服务管理平台,通过了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对接地方自建课后服务系统的检测认证。以珲春一小和四中为试点,进行三星层次化作业、大单元主题化作业探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有珲春特色的作业管理和改革体系。同时,加强校外培训市场整顿,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检查 59 次,开展联合执法 4次,下发责令停止办学通知单 14 份。
为深化教育改革,珲春市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从群众反映强烈、
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珲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深入开展红色基因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红色教育,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珲春红军小学;市第五中学秉持“ 传承· 融合· 发展” 的办学宗旨,探讨建设“ 传融教育”主题文化体系,成为吉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校;市第二高中致力于“ 真实教育” 研究,组建学科协作团队,深化新高考学习策略探究,高考成绩优异。
在幼儿教育方面,保教工作全面加强,办园行为有效规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