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光明日报/2023 年/3 月/12 日/第 011 版两会特刊
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
本报记者 任爽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 强基计划’ 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应始终坚持 “ 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厚积薄发。“ 人才培养是吉林大学的立校之本。 在建校 70 余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 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 的教学传统。” 张希代表表示,“ 厚基础”是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建立扎实、完备的知识体系。任何变革性的创新都离不开基础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突破,培养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切不可舍本逐末;“ 重实践” 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从应用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瓶颈中, 可提炼出基础研究需要解决的“ 真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严要求” 是对任课教师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在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下一番实实在在的功夫,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 基础学科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同阶段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亦有其规律可循。” 张希代表说,在本科培养阶段,应淡化学科界限,重塑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备的知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