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门日报/2023 年/3 月/9 日/第 A09 版教育周刊
江门市教育局X组书记梁钊俊: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江门日报记者 傅学超 娄丹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仅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担当,更是一盘庞大的民生棋局。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必须把教育的事办好、把祖国的未来培养好。要扩大优质教育供
给,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越来越多可拥抱可触摸的教育获得感。
过去的一年,江门教育人创新发展,敬业奉献,加快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新的一年,江门教育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和目标发力?有哪些工作重点和思路?江门市教育局X组书记梁钊俊表示,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下大力气抓质量、促公平、强队伍,优化集团化办学,推进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抓质量
强县域高中 抓好“ 1+2” 建设
江门日报: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2023 年,我市教育领域如何贯彻全会精神?重点工作主要有哪些?将从哪几个方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梁钊俊:今年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报告中,教育所占的篇幅比前几年更大,可见对教育的重
视,这对我们是压力也是动力。
2023 年,教育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加强X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要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瞄准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把住优质均衡发展抓手,积极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可以有学上、上好学,打好攻坚战,为全面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强化教育支撑。
新一年,我们将从抓质量、促公平、强队伍,以及优化集团化办学等方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抓质量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抓高中教育质量,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力实施“ 县中振兴” 计划,启动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按照一县一案、一校一策逐校制定行动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同时加大强基培优工作力度,全面提升高考质量。在这方面,我们引进了高水平校长和教研院院长,建立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抓备考机制,完善了 12 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备考联盟,深化了珠中江教研联盟,开展了高中教师“ 启明星工程” 全员培训,争取高考特控线上线率、本科上线率都有突破。
江门日报:中学教育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请问我市在促进初中、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方面,有
什么计划和做法?
梁钊俊:初中阶段是青春初期,是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因此中学教育特别关键。近几年我们加强了中学教育,也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9.17%,比全省高 1.5 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5.4%,比全省高 8 个百分点。但我们还有近 1/3 的学生在乡镇、农村初中上学,部分初中办学条件还未能全面提升,必须花大力气改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保障他们的教育质量公平。
2023 年,我们要重点抓好“ 1+2” 建设,即各县(市、区)重点培育具有示范引领、辐射带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动作用的龙头高中 1 所、初中 2 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紧紧围绕解决“ 城市挤、农村薄”的问题,对接乡村振兴和“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立足 2035 年从长远发展谋划好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推进办好一批寄宿制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
促进初中、高中优质发展,除下大力气抓好“ 1+2” 建设外,我们还将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试点,探索建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体制机制,通过发掘潜能、精准辅导等方式,对优秀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赋予他们更多创新的精神、能力和素养,为他们今后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取得更多更大创新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促公平
推优质均衡 新增逾万个公办学位
江门日报: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新的一年,我市在追求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方面有哪些
计划和做法?
梁钊俊:现在我们已经基本解决“ 有学上” 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在我市有居住证,就可以安排入学。目前在我市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11.3 万人,占比 21.9%。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 10.7 万人, 占比超过 95%。 是省内首批实现民办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占比控制在 5%以下的地区之一,教育机会公平得到了较好保障。
2023 年,我们将继续推进教育公平向更高水平、更有质量方向发展,努力推进教育质量的公平。除抓好高中教育质量外,我们还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学前教育“ 5085” 工程,新建幼儿园以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全年要新建、配建公办幼儿园 7 所,改、扩建 2 所,确保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稳定保持在 5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到 85%以上。二是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统筹城市新区建设和学校规划布局,加快解决城市新区入学难、大校额等问题,推进校际教师配置、设施设备、教学质量均衡,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整体质量。三是紧紧围绕“ 工业振兴”“ 园区再造” 两大工程谋发展,大力推进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