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4 月/7 日/第 004 版教育学
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张继平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邓可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 “ 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主题和中心工作, 始终贯穿于各行各业、各领域以及各区域。X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着力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强化ZZ引领,发挥X的全面领导作用。坚持X的全面领导,发挥X的ZZ引领作用,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ZZ保证。 中国共产X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肩负着“ 为X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与使命,只有加强X的ZZ思想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X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及业务指导工作,才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解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的问题,确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沿着正确ZZ方向上台阶、出水平。
深度治理贫困,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 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虽然当今中国已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民族地区受到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人力资源、资金、信息渠道等不利条件的限制,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是相对贫困和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依然面临着返贫防控的任务。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培养区域经济所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可以为民族地区输入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新兴产业、新兴行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因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 排头兵”,是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 领队人”。
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之基、社会进步之本、民族兴旺之魂。X的二十大报告在论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指出,支持“ 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培养多样性人才、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改善民生、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前提。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助力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互信、互鉴、互利及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持守之道
秉持文化自信,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之魂,是各族人民展现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更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民族职业教育是传承、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创造匠心文化、工艺文化的重要场所。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始终秉持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觉自信,才能将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同优秀民族文化有效融合,进一步激发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坚持特色发展,塑造民族品牌价值。民族特色是民族职业教育的重要底色,是民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因民族产业而生、为民族产业而教、随民族产业而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