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岳阳日报/2023 年/4 月/10 日/第 004 版教育周刊
倾力打造家校社共育新生态
——访岳阳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程岳华
记者 唐忠明 通讯员 王良成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上“ 家校社协同育人” 是代表、委员热议的问题。新时代,我们为何如此强调“ 家校社协同育人” ?
程岳华:家校社协同育人,既是时代之需,也是发展之需、现实之需。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2022 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X的二十大把“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写入报告;今年 1 月份,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家校社共育将成为育人的新常态,教育的大趋势。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发展的必然选择。2021 年,国家出台“ 双减” 政策,其核心就是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让素质教育回归本质。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现实的必然需要。目前,我们常常面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错位,社会教育缺位的现状。据统计,全市有留守儿童 11.65 万人,这部分学生,单靠教育部门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必须要学校、家庭、职能部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联动,才能帮助他们更健康更快乐更全面地成长。
记者:《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岳阳市中小学校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程岳华: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依托,学校是主导。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方面,
我们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专家团队示范引领,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我们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优秀家长和特聘专家为主体,以“ 市培” 计划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工作坊为依托,培养了一支专业化家庭教育讲师队伍。截至目前,在全市共培养 300 余名家庭教育讲师,定期组织家庭讲师团下到学校、乡镇、社区授课,更新家长教育理念。
二是线上线下同步指导,提升协同育人水平。线上,我们开发家校共育网络培训教材和大纲课程,面向广大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网络公益公开课,如平江县已实现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家校社共育微讲座观看受众达十万余人。线下,我们依托岳阳市教体局、岳阳市家庭教育协会等专业机构资源,指导各县市区和学校构建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的共同体。
三是家访校访双向互动, 密切家校沟通联系。 每学期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 “ 万人教师大家访”活动。同时,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增进家校互信。如经开区北港小学成立“ 北斗星好父母学校”,举行“ 校长有约” 活动,推动家访校访双向互动。
四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与市文明办共创“ 书香校园”;与市检察院开展“ 利剑护蕾” 关爱未成年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
记者:家校社协同共育,关键在于整合三方的优势,请问您在这方面有哪些思考?岳阳市在这
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程岳华:我认为家校社共育既要有一定的形式,又要有扎实的内容。
在家校社共育中心建设方面,我们结合岳阳市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出独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一场:把学校阳光服务中心打造成家校社共育理念泛在学习场所和学校办学理念和方法宣传场所;一坊:建立家校社名师工作坊,定期开展周末家长沙龙活动。一堂:把传统的家长学校建设成新父母学堂;一室:建好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一墙:把家校共育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工作成果上墙;一网:建立网上学习交流平台;一站:设立家校共育有约驿站,邀请家长谈心谈话;一机:设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