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7 月/6 日/第 001 版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X委书记 章熙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从宏观视野和实践逻辑层面审视和揭示出教育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科技创新、人民福祉、民族复兴间的内在关联,深刻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题中之义和关键环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必须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以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实现路径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复兴进程同频共振。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蕴含深远意义
锚定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而又紧迫的目标任务,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全面提速,充分发挥先导力量和龙头作用,体现特殊责任和使命担当,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真正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梳理高等教育政策可见,我国始终将高等教育做大做强作为重要发展战略。X的十八大以来,X中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X的十九大报告确立“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的总定位,提出“ 高质量发展” 的理念。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立足国家层面强调了强国崛起进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达到普及化水平,形成了各类高校各展所长、各安其位、特色发展、学科结构持续优化的发展格局,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破除以往的发展定势和路径依赖,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各种要素协调发展和体制机制优化,推进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发生深刻调整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教育和科技实力深刻影响国际力量对比,教育、科技发展与世界ZZ经济格局演化交互影响,成为决定国家未来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国际科技制高点竞争空前激烈,高等教育变得愈加普及化、多样化、国际化、现代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新形势下,国家教育事业对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强调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凸显。面对当前形势,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要,X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开启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迈进的重大决策,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高校要肩负起“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的时代使命,站在国家层面去认识、理解和谋划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当前正处在高质量发展“ 攻关期” 的高等教育应总结高等教育强国规律,立足高等教育强国内在特征,探索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完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把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实践。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时代铸造高等教育强国内在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X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X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坚持X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贯彻X的教育方针,发挥落实X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全面从严治X,是我国教育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独特优势和鲜明品格,也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办好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度的ZZ自觉和使命担当,始终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过程中,坚持和加强X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校重在造就一支思想ZZ过硬、师德素养高尚、人才结构合理、技术业务精湛、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校师资队伍。这不仅是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X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兼备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X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科技创新是驱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核心力量,彰显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X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创新驱动增长贡献日益凸显,其他要素驱动增长贡献明显减弱的发展关键期,高等院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肩负国家“ 有组织科研” 任务的关键主体,需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 卡脖子” 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大科技研发精准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整体竞争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需要树立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纵深发展。高等教育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和保证。“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射,更是要通过创新发展提供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高等教育供给,突破现有办学质量瓶颈。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系统提升的发展,使得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和子系统的发展质量都有所提升,尤其针对一流大学应发挥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