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东营日报/2023 年/7 月/26 日/第 001 版
建一所能源领域有影响力的大学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记者 张佳松
一座大学之于一座城市,增添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书卷气息,更是一种意气风发的前行力量。
2022 年 2 月 18 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其前身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这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这也是东营市唯一一所公办本科高校。一年多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也成为东营市努力的方向。
2022 年 6 月 30 日,支持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研究支持学院高质量发展有关事宜。市委书记杨国强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支持学院就是支持自己、服务学院就是服务大局的理念,完善支持举措,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东营市和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上同频共振、 同向发力。 2023 年 7 月 3 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总结前期工作,研究部署下步任务,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政策举措,无不体现着全市对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关心和爱护。自学院转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学院X委的正确带领下,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全体师生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跨越式进步,学院呈现出开新图强、后来居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开局起步筑基固本,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揭牌一年多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始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已任,筑牢发展根基、理顺体制机制。学院X委紧紧围绕“ 办什么大学、怎样办大学” 的顶层设计问题谋划思考,明确了“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的办学目标和“ 高端、特色、开放” 的办学理念,理清了学院办学发展思路。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个词,体现了山东石油化工学院X委当机立断、迅速贴近东营当地的决心。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学院按照“ 强化重点、突出特色” 的建设方针,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构建了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2 个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辐射带动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教育学等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 三层次” 学科建设新格局。
同时,学院积极与上级教育部门对接,成功获批建设“ 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起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今年,学院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2 个新专业,完成“ 1+6” 学科建设方案及各层次学科建设任务书,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这些正是学院转设后主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稳步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的崭新一步。
围绕理顺办学体制机制方面,学院注重抓基础、谋长远,强化建章立制,按照公办高校办学体制要求制定出台规章制度 80 余项,为加快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针对转设过渡期机构人员编制核定、人员转隶等特殊问题,学院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通过 3 批次公开招聘实现 458 名教职工身份的转隶,并积极与市政府、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沟通对接,推动完成划转区域房屋、资产移交及校区搬迁调整工作,各项办学体制机制逐步理顺。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栉风沐雨,弦歌不辍。如今,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正在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坐标上奋力前行。“ 我相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在东营将大有作为。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成为能源领域有影响力的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徐春明坚定地说。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应用型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有扎根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自身特色。因此,应用型院校应聚焦科研、人才等因素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多位一体”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年多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持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领域“ 放管服” 改革,围绕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等管理工作科学制定一系列制度文件;
——围绕黄河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