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7 月/27 日/第 D02 版思想纵横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历史经验及世界意义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康鑫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 恤民惠民” 的民本思想、汲取了“ 和而不同” 的“ 和合” 理念、弘扬了“ 天下大同” 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形成了聚焦国情与与时偕行协同统一、X的领导与X的建设齐头并进、人民中心与人本观念并举并重等一系列基本经验;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X;文化底蕴;历史经验;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中国共产X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滋养下被赋予了独特的民族标识。
(一)“ 恤民惠民” 的民本思想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千年的国度。《孟子· 尽心下》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传统民本思想中都蕴藏着古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大谋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恤民惠民” 的民本思想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源泉之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民为先,把“ 人民需求” 作为价值导向,充分彰显了浓厚的民本思想与深沉的人本逻辑。
(二)“ 和而不同” 的“ 和合” 理念
“ 和合”,即指协调、统一,《论语· 学而》中的“ 礼之用,和为贵”、《国语· 郑语》中的“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等,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伟大哲学智慧,彰显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终极价值关怀。“ 和合” 理念着重强调相融共生、合力同行、携手并进、彼此尊重,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理念。与他国的现代化道路相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的个性,为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
(三)“ 天下大同” 的价值追求
《礼记· 礼运》中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就融入了“ 家国一体” 的大局观念,突出强调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国家的未来与他国的未来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天下大同” 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所凝聚而成的大智慧、大谋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锻造了中华儿女心系天下的精神品格,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天下情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现代化新路,既有益于自身,又有利于他国,使很多国家能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受益匪浅。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聚焦国情与与时偕行协同统一、X
的领导与X的建设齐头并进、人民中心与人本观念并举并重一系列实践经验。
(一)聚焦国情与与时偕行协同统一
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开辟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是X百年来的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伟大创造。中国共产X人坚持以史为鉴,秉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科学态度,以此坚定不移、
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从而摸索出了契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庄大道。
当前而言,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同时,它又绝非是万古不变的。X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后,迈入了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掌握好“ 变”与“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