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8 月/1 日/第 C03 版思想纵横
“ 五育” 并举育新人 堪当大任见成效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工作案例及启示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小燕
摘要:心理育人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思想ZZ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育人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手段。以心理“ 五育” 并举工作体系为统领,以 DJAC 心理工作育人模式、清宁系列文化活动、五级心理育人管理体制为依托,抓好心理工作助人自助,是心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心理育人;DJAC 心理工作育人模式;心理“ 五育” 并举
心理育人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本质上的内在逻辑联系。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发展既是心理育人的根本目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围绕新时代教育“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的核心问题,心理育人工作应以“ 育心” 与“ 育德” 相结合为逻辑起点,对时代新人进行理想信念引导、道德人格塑造、积极行为激励、心理素养提升、社会心态培育。心理“ 五育” 并举即通过课程心理育人、实践心理育人、网络心理育人、社会心理育人、咨询与干预心理育人五个不同方面,构建“ 三全” 心理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培育学生成为能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心理“ 五育” 并举实施现状(一)课程心理育人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以及幸福课、生涯课、恋爱心理课、生命教育课等相关延展课,开展二级心理工作站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技能培训课。组织面向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面向师生全体、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开设课程与讲座,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特色课程与常规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提升全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素养。
(二)实践心理育人
举办清宁文化节、清宁慢时光、清宁小树洞等活动,通过心理情景剧、运动、绘画、舞蹈、心理舞台剧、劳动、书信往来、电台互动、瑜伽、放松按摩训练等途径,将心理育人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表达中享受共情,获得支持,汲取力量。
(三)网络心理育人
不断推进“ 线上+线下”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完善教学资源。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信息化管理,实现学生信息、心理档案、个人发展成绩等方面的网络化动态观察与管理,掌握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公众号及超星学习通等学习教育平台,开展心理科普、心理课堂知识宣讲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全员心理素质。
(四)社会心理育人
开通社会心理公共服务热线,面向社会提供心理咨询与服务。培养心理育人小助手,依托社团培育朋辈心理育人接班人,形成朋辈引领氛围。加强学生心理助人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同时,形成心理育人小助手带动作用,让更多人受益,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工作影响力。
(五)咨询与干预心理育人
通过清宁帮帮团系列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团辅、心理测评,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
第 1 页 共 3 页

定期摸排,建立排查研判机制、转介合作机制,开启行业、医院合作育人模式,保障心理育人质
量。
二、心理育人实施特点
(一)心理工作品牌效应:DJAC 心理工作育人模式
DJAC 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 即 “ 发现 (Discover) —研判 (Jude)—行动(Action)—矫正(Correct)” 的心理工作模式。通过心理课堂、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践活动、咨询测评及定期定点摸排等途径,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班级、院级、校级各级研判小组的跟进研究,及早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校内专兼职、行业、医疗机构的协同合作,及早处理与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对过程方法进行反思矫正,使工作不断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