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9 月/5 日/第 C02 版理论交流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重塑与坚守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杜滨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以应对教育环境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牢记教育的本质,牢记自身作为引导者、学习者、研究者的角色,这些角色也是教师角色转型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角色重塑;教师坚守
进入 21 世纪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将人类推向“人机协同、共创共享”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在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生物特征识别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大规模的教育变革成为必然[1]。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面临着如何胜任智能时代的教学这一全新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重塑
(一)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向信息知识的筛选者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教师视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认为他们是“百科全书” ,这是因为过去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和教师学习和接触知识。但是进入 21 世纪后,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由传统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信息知识的筛选者。
所谓“信息知识的筛选者”是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按照学生的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正确且积极的知识内容。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成为学生信息知识的筛选者,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具有一定的“数据素养” ,利用大数据挖掘、筛选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向学生推荐更符合其个性特征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2]。
(二)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成长的摆渡者
教育是有温度的, 教育是关于人的事业。 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有思维引导和情感反馈功能,所以教育过程还需由教师完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从各大平台获得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传统的“授业解惑”已经不再只有教师可以做到,人工智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学生的疑惑。所以,当人工智能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在学生思想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指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并且给予他们关怀、陪伴与认同,引导他们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积极主动地面对。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成为学生成长的“摆渡人” ,应明白教育的使命从来都不仅仅是为学生传输知识,而是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原动力,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坚守
机器是冰冷的,但是教师是拥有情感和温度的。所以,即便现在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也要保持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住自身作为引导者、学习者、研究者的角色,做好角色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