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9 月/7 日/第 008 版成果推介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 张道明
“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X的领导下,基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现实国情开创出来的适合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对于正确认识、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是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思想根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实践中积淀和孕育而成的思想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中有许多核心思想观念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经久不衰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例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创新思想;“ 讷于言而敏于行”“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日积跬步,以至千里” 的务实思想;“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的民本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 的循规思想等。这些思想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使中华民族无论历经多少磨难都能屹立于东方而不倒。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但这些思想理念历久弥新,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厘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我们要注重借鉴其中的思维方式,从思想上把准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性、务实性、人民性和规律性等特征,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走新路、开新局、谱新篇;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要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基本思路,真正做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是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的动力源泉。美德是道德主体意识的状态彰显,是道德驱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而且这种力量是无穷的、永不枯竭的。中华民族十分注重发挥美德的力量,利用美德凝心聚力,并在几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在实现个人价值层面,倡导个人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崇高理想;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层面,倡导个人要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