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语言文字报/2024 年/1 月/17 日/第 008 版品牌·管理
落实“双减”乐成长 融合育人提素养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八小学校长 张振清
在“双减”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八小学(以下简称“东胜八小” )始终把“乐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起点与核心,深入开展“东胜好课堂”之“125X乐学课堂”实践研究,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让学生减轻负担,实现高质量学习;高举融合育人旗帜,积极推进“536 和雅课程”项目化研究,进一步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高质量实施;探索分层作业布置新路径,丰富“自主学习+素养提升”的课后服务内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打造乐学课堂
课堂是落实“双减”工作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是实现减负不减质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东胜八小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以“乐思、乐研、乐融”为引领,深入开展“125X 乐学课堂”实践研究,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全力培养乐备、乐教、乐评的教师和乐学、乐问、乐写的学子。
在“乐学课堂”上,学校立足师生共享、共学、共生的课堂目标,构建以“一中心、两改变、五过程、X 能力”为主要内容的“125X 乐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为中心,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落实预学、自学、互学、展学、延学五个关键环节,培养学生守纪、创新、读悟、写绘、自学、学评等方面的素养。该模式旨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校开展大单元、大概念下的深度教学,初步形成了东胜八小的“乐学”教育主张。
构建和雅课程
丰富多元的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东胜八小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秉持“健康、惠美、乐学”的培养目标,将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学、体育与健康、劳艺与审美五个领域的内容落实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类课程中,从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乐学善疑、勇于创新、厚德载物、审美意识六个维度出发,通过设置系统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搭建自主发展平台等方式,构建“536 和雅课程”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助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鲁迅文化课程群为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少年闰土》 ,开展“鲁迅笔下的儿童”主题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表面写风景、实际有所象征和寄托的方法,感受鲁迅的家国情怀和爱憎分明、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了解侄女周晔、诗人臧克家眼中的鲁迅,进行“他人眼中的鲁迅”拓展主题教育。教师用一篇篇课文带动一个个主题活动,如在语文课上读有关鲁迅的文章、在美术课上画鲁迅等;活动结束后,学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