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4 年/2 月/22 日/第 010 版教育
建一流课程 育优秀人才
——我省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记事
本报记者 李林霞
1 月中旬,省教育厅对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拟推荐名单进行公示,山西大学《科学哲学》等 216 门课程入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按照教育部战略部署,我省高校加大力度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在前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评选中,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绩突出。
加大力度
一流课程建设成果喜人
“ 2019 年—2023 年,学校支持立项建设 300 余门校级一流课程,分别获批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10 门、31 门,覆盖教育部五大类‘ 金课’ 全部类型,数量列居我省首位,逐步构建了理工特色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 1 月底,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宋燕告诉记者。
宋燕表示,为加快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近年来,学校统筹规划,出台政策文件,强化课程建设顶层设计,明确规定对一流课程建设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机制;坚持校院两级管理,学校负责对课程建设整体规划,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为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与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挂钩,设立 2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不等的专项经费资助等。同时,学校还每年设立一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择优培养,加强“ 课程思政”,加强一流课程团队建设,特别是积极推进“ 互联网+教育”,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并推动优质慕课上线国内主流教学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兄弟院校师生免费选学。
“ 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被 40 余所高校、近 8 万人选课;《普通化学原理》被 130 余所高校、近 5 万人选课;《大学物理》被 300 所高校、近 4 万人选课;《岩土测试技术》被国内外高校选用,在五个共享平台访问量累计超 80 万次等。” 宋燕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在前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评选中,已累计有 30 门课程入选,位居全省高校第二、全国医药类高校第二。“ 目前已经入选的 30 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覆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护理学等医药类高校主干专业和领域。 ” 该校教务处处长覃凯表示。
精打细磨
一流课程呈现鲜明特色
山西医科大学《牙周病学》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在 2013 年荣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自 2014 年开始,理论部分全程录像,每学年更新视频库;2018 年开始,重新按照知识点和专题梳理录制了短视频,现在 10 分钟至 15 分钟的视频,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反复播放学习。” 该课程负责人任秀云教授介绍。
“ 短视频的录制对每一位教师都是挑战。” 她回忆说,“ 大家不发愁在现场对学生的讲授,因为面对面的课堂中, 与学生是有眼神交流的, 会根据学生的神态随时调整语速语调甚至重复频率。但视频录制不同,要求每个视频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要求教师活动范围不能太大,肢体语言不能太多,且尽量不能重复、避免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