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西日报/2024 年/3 月/4 日/第 007 版民生
以必胜信念打赢攻坚战
——我省全面推进“ 双减” 工作纪实
省教育厅
“‘ 双减’ 工作开展以来,你厅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学科非学科机构监管⋯⋯” 2023 年,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向省教育厅发来表扬信。这是我省“ 双减” 工作众多优异“ 成绩单”
中的一项。
两年多来,我省持续加压,全面推进“ 双减” 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 2023 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由 3082 家压减至 5 家,压减率为 99.8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质、条件、课程、收费、安全等得到全面规范;我省《三抓三促 扎实推进隐形变异培训治理》 《江西省全力维护校外培训工作安全稳定》等先后被教育部选树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省教育厅多次受到教育部来函表扬,并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据 2023 年教育部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我省有 97.3%的校长、95.7%的教师、95.2%的学生、
85.6%的家长赞同“ 双减” 政策,全社会支持和认可“ 双减” 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架牢“ 四梁八柱”
一体推进“ 双减” 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双减” 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建立健全“ 双减” 体制机制,搭建“ 双
减” 工作的“ 四梁八柱”。
建立完备有效的监管政策体系。 我省及时出台贯彻落实中央 “ 双减” 意见的若干措施, 把 “ 双减” 工作作为重要ZZ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深改委会议等多次研究部署,并将“ 双减” 工作纳入省委专项督查,专门成立由 21家省直单位组成的“ 双减” 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高位推动,汇聚“ 双减” 工作的强大合力。
省教育厅将“ 双减” 工作列为教育督导“ 一号工程” 并纳入市县政府综合考核,有力推动校外培训治理各项任务要求落地见效。针对校外培训机构资质、人员、资金、课程、安全、执法等,我省出台各类监管措施办法和制度文件 30 余个,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管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的《江西省校外教育培训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工作指南(试行) 》 ,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先后被多个省份学习借鉴。
压紧压实校外培训治理责任。 校外培训治理需要多个部门凝心聚力, 我省以抓实求效为关键,多部门协同发力。建立完善“ 双减” 工作“ 分片包干” 责任制,推进省直责任单位定期到包干区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实施“ 一线工作法”,组织省市县“ 双减” 办人员,深入基层和培训机构,开展明察暗访、政策宣讲和调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2023 年,全省累计明察暗访培训机构 100 余家,面对面开展座谈 23 场,培训机构举办者参与人数 600 人次,督促整改问题 200 余个。
针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等 4 项校外培训治理重点工作,实施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两月一调度,打通工作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作推送“ 双减” 监管系列短视频,开展“ 双减”
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吸引近百万名群众参与。
积极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当校外培训机构在接受整治时,“ 双减” 的另一场重头戏——
第 1 页 共 3 页
校内教育提质增效,也在加速推进。
我省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入手,制定义务教育教学基本规范、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新课程实施办法,深化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和推广应用,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办法,强化动态性、数据性和全面性的过程性评价。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制定义务教育阶段 12 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开展“ 作业设计我来评” 活动,推动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实行作业总量控制。同时,我省努力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推广完善“ 智慧作业”,为“ 双减” 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工作入选教育部“ 双减” 典型创新案例。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印发《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推行“ 1+N” 课后托管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强化师资和经费保障,开展科学、体育、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