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4 年/3 月/23 日/第 010 版理论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ZZ教育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山东建筑大学 苏新乐 郑福雪
摘要:红色文化的形成根植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映射出中国共产X的初衷与使命,并丰富了其时代意义,成为高校日常思想ZZ教育中充满潜力的宝贵资源。在当代,红色文化在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高校思政实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思想ZZ教育的中枢场所,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遭遇了一些挑战,如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足、 教育内容和方式过于刻板, 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不够深入。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将有助于红色文化更充分地融入高校的思想ZZ教育。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ZZ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 “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 [1]中国的ZZ文化独树一帜,被广泛称为红色文化。这种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远的现实价值,它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也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和需求。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包括革命历史、英雄事迹、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的思想ZZ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和方式,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2]。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ZZ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应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掌握其根基和起源,巩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ZZ课程,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加强其ZZ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如同照亮前路的明灯,失去它,人们就会迷失方向。将红色文化深植于学生心中,可以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迹,如杨靖宇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赵一曼在抗日战争中坚贞不屈,董存瑞在解放战争中舍身炸碉堡等,都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意识。这些英雄的坚定信念,使他们在危急时刻勇于献身,为国家牺牲。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指引。引导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有助于他们在红色土壤中健康成长,培养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重视整体利益,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实效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一些显著问题,如内容较为单一、方式不够多样、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的整体效果,使得教育更加刻板。红色文化富含深意、形式多样,将其贯穿于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可以发挥其作为“ 活教材” 的作用。首先,红色文化提供了充实且吸引人的教育素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红色文化汇聚成了独特的资源体系。其次,红色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抗日战争遗址、红军长征路线、纪念馆等,为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这些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态,思政教育的范围可以得到拓展,思政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它能够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精神指引,从而显著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还能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
第 1 页 共 3 页
(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红色精神,其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感,构成了一笔对年轻大学生极具价值的教育财富。考虑到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初期阶段,社会经验和心理成熟度尚在积累过程中,因此,他们需要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不断获得指导和启迪。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教育,尤其是在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ZZ课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深入研究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与品质。通过学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驱的斗争精神。通过学习和体验红色文化,青年大学生可以汲取这些典范的榜样力量,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在面对社会各种诱惑时保持理性,作出明智的选择。红色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摆脱困惑,坚定信仰,并积极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此外,红色文化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才能、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ZZ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认知
多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不够了解,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革命斗争的重要性,但教育体系中的不足导致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学习,而相对忽视了对红色文化、革命历史的传承与深入学习。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红色洗礼,对于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事迹理解不够深刻,进而在行动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