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图们江报/2024 年/3 月/21 日/第 001 版
育得桃李满园春
——珲春市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盖晓宇
市一中新校区、板石镇中小学校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推行“ 5+2” 课后服务制度;实施学生家长陪餐制度,打造“ 廉味” 食堂⋯⋯
2023 年,珲春市牢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光荣使命,以“ 四个意识” 导航、“ 四个自信” 强基、“ 两个维护” 铸魂,书写了有温度、有厚度的教育答卷。
珲春市扎实推进教育惠民工程,板石镇中小学校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市第六幼儿园重新启用,满足了市区更多 3 至 6 岁儿童的入园需求,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格局趋于合理。市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普通高中新优质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市第五小学校投入使用,缓解了市区小学超校额、超班额问题。启动爱眼护眼光明行动,投入 317 万元,为 9 所学校更换护眼灯 3155 盏,解决了学生用眼疲劳问题。为 24 所学校修理室内卫生间,确保卫生间达到安全、环保、无异味等要求,让文明健康理念深入师生心田。
落实假期托管、假期开园和延时接送等暖民心行动,15 所学校近 9000 名学生自愿参加假期托管, 解决了学生假期 “ 看护难” 问题; 7 所公办幼儿园假期留园服务儿童 1000 余人, 解决了 “ 入园难、接娃难” 和“ 孩子假期无人看管” 等问题。
实施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筹措资金高标准建设校园心理辅导室,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 四位一体” 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成为师生的必修课,伴随师生同成长共发展。
在推进落实“ 双减” 政策的过程中,珲春市建立校外培训联合执法机制,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定期开展校外培训监管联合执法,遏制校外培训机构“ 野蛮生长” 和“ 无序发展”,进一步净化校外培训市场。全面推行“ 5+2” 课后服务制度,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