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精神文明报/2024 年/4 月/11 日/第 B02 版理论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探究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教授 马琼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旨在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辈在实践中证明了的先进文化,将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战略。因此,探究红色文化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路径,大有必要。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是高校推动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形态。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存在形式,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红色文化内容,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量。
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多学科教研,充分整合思政、各专业学科中的红色教育元素,帮助教师拓宽思维和视野,获得生成性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置红色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实践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让教师深入挖掘项目活动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感受红色文化的不同存在形式,掌握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方法,从而优化教育过程,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地域特色、学校历史,如是否发生过历史革命事件、是否有革命标志意义的遗址等,丰富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库。基于资源库,结合自身能力、教学特点、现实条件等,开发能够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的文化资源,提升二者融合的有效性。
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形式
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形式,是高校推动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基本要求。红色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同样具有多样性。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形式,能够增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趣味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发展。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 播影片讲故事” 的方式引入革命事件、人物等,打破时空的界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授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精神,充分发挥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自觉将红色文化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自主探索、研究其背后传达的红色文化精神,从而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价值,提升红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