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吕梁日报/2024 年/4 月/9 日/第 004 版吕梁教育 专刊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吕梁市高中教育三年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 年,吕梁教育捷报频传,硕果累累,全省理科状元首次花落吕梁,各高中学校高考全面开花,达线率和达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市高中教育质量整体跃升,成功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 吕梁的学生十分勤奋、善于思考、后劲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清晰。今年吕梁高考多点开花,能够看到的是吕梁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我们先后八次来到吕梁,深入孝义中学、文水中学、交城中学、离石区江阴高中、吕梁学院附中等中学进行招生,十分希望有更多的吕梁学子能够报考复旦大学继续深造。 ” 复旦大学山西招生组组长、哲学学院X委副书记耿昭华对吕梁学子给予高度认可。
2023 年 4 月 18 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重磅推出专题报道。2023 年 8 月 7 日,《山西日报》第 5 版做了题为《先筑高原 再出高峰——吕梁公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示》的专题报道,深度解读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向全国、全省推广吕梁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曾经的吕梁教育,“ 民强公弱”,特别是高中教育相对薄弱,大批学生外出求学,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如今,成绩是硬道理——家门口的学校办好了,外地上学的学生大量“ 回流”,老百姓切身体会到吕梁教育改革 3 年来的巨大变化,真正享受到了三年来深化教育改革带来的发展“ 红利”。
办人民满意的好教育
2021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来抓,立足长远谋全局,集中精力抓大事,大手笔投入,大动作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 ,从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补齐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短板,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坚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规范民办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待遇等 13 个方面明确了 35 条改革举措,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吕梁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全市各县市区层层制定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了本地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 ,按照职责逐条落实到各部门。
市委书记孙大军亲自领办教育改革课题,指导出台相关改革政策;市长张广勇亲自推动教育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超常规加大教育投入。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教育生命线,加快构建公平优质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强化市县两级政府保障责任,全力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落实。
办群众期盼的好学校
市委、市政府《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到2022 年底,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每个县至少建好办强一所公办普通高中。全市确定了 19 所重点建设高中,同时,举办艺体类特色高中。在吕梁二中、孝义五中、汾阳二中、汾阳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展试点。
“ 市委、市政府从ZZ上看教育、从战略上建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大政策支持、大资金投入、大规模建设,高起点布局公办教育资源,大力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普惠共享回应群众热切期盼,努力在高原之上筑高峰。” 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说。
第 1 页 共 4 页
近年来,吕梁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开创教育发展新局、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形成重教
兴学格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家门口的“ 好学校” 争相涌现。
2021 年 8 月 24 日,投资 6 亿余元的吕梁一中如期开学。2022 年吕梁三中开始招生,2023 年吕梁一小正式投用,连续三年新建三所市直学校,累计增加学位 6600 余个。新办的吕梁一中在校生达到 1500 余人,吕梁三中如期搬入新校区办学,吕梁五中在校学生由 2021 年的 800 多人增加到 1800 人,吕梁一小 2023 年秋季如期投用,正式对外招生,老百姓家门口好学校越来越多,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各县市区积极行动,给政策,强投入,打造区域内的“ 名高中”,让学生都能在本地享受优质高中教育。离石区、方山县、文水县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全市形成了大兴教育之风的良好生态。孝义市、汾阳市持续深化高中教育改革,走出了“ 教育强市” 的发展路子。柳林县、岚县、兴县坚持开放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了县中教学质量。
全市各学校争相打造“ 特色品牌学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来自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打通了成才之路。
贺昌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高中、山西省示范高中。曾经是吕梁的“ 名校”。2021 年,与紫荆花开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后,确立了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命名为清华美院美育课程基地,利用清华美院及中央美院等一流名校教学资源,通过美术和文化课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为高校输送具有美育核心素养及创新潜质的优秀生源。
吕梁市二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下,改造了操场、艺术楼,新装修了音乐厅、琴房、舞蹈排练厅、美术教室、书法教室、演播室等专业功能教室,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篮球、足球特长班。
临县高级中学走出多样化、 特色化发展之路, 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搭建直通高校的专业平台。学校开设有声乐、美术、舞蹈、书法、古筝、萨克斯、钢琴、二胡、播音主持、影视编导、表演、空乘等专业班。
打造专家型的好校长
《行动方案》明确,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校长实行职级管理,设立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四个职级,每个职级设三个等级,职级每 3 年由同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一次,等级每年考核一次,确定校长职级和薪酬标准。
“ 校长职级制改革克服了管理体制的僵化,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引进选聘专家型校长办学,一年时间,让不少步入低谷的公办学校焕发生机。” 赵雪宏说。
2021 年 5 月,吕梁市教育局“ 三顾茅庐”,引进黄冈一流的校长、副校长等管理团队,“ 黄冈模式” 正式落地吕梁。在市直学校引进黄冈团队的示范下,各县市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吕梁市第五中学是吕梁市政府直属初级中学,这所学校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但由于教学体制僵化,教学质量连年滑坡。2020 年秋季开学,吕梁五中仅招收到 243 名学生,2021 年,该校新生报名人数更是下滑到 73 人。
2021 年,吕梁市教育局引入了来自黄冈的专家型校长、副校长,全部取消了行政级别,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