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民族报/2024 年/11 月/19 日/第 B02 版理论研究
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鑫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学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X的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各中小学坚持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坚持推动和丰富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载体、坚持发挥实践育人功能、重视教育援疆的智力支持,切实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各民族青少年心灵深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积极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思想ZZ引领、课程思政育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延伸,确保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中小学阶段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引导各民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 五个认同” 教育;高等教育阶段要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相关课程和主题教育,增强各民族大学生的“ 五个认同”,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广泛组织学校开展“ 行走的思政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研究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学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从而帮助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各学校持续优化校园环境、完善育人机制、营造文化氛围、打造和谐校园,努力提升育人水平,各民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 年,吐鲁番市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X的治疆方略,深入实施文化润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