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民日报/2025 年/1 月/15 日/第 006 版教育培训
培育桃李果 铸就强农梦
——我国高等农林教育新趋势观察
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记者 赵艺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1 月 9 日—11 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 2024 年年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年会以“ 数智引领农林教育未来” 为主题,来自全国 50 余所农林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等齐聚,围绕推进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展开交流。
数智赋能,升级教与学方式
“ 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教学新质生产力,其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人工智能必然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这种赋能具有全面性,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和方式、课程教材体系、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评估方式等。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理事长王涛表示,高等农林院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林高校的工作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快人工智能与高等农林教育融合,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数智教育改革的集结号已在中国农业大学吹响。“ 人工智能+园艺”“ 人工智能+动物科学”“ 人工智能+水利水电工程” 等一系列双学士学位项目顺利招生,开辟了“ 智慧+大农科” 专业发展新赛道。“ 人工智能导论” 通识课、“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 微专业、AI 赋能的新形态课程与教材已应用在课堂上,智慧教室全面升级改变了教与学的互动方式⋯⋯
“ 人工智能不仅是教育的辅助工具,更是决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力量。” 高等农林教育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指出,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教育部支持下全力研发农科领域垂直大模型,打造精准服务农科教学的综合智能体,为高等农林教育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