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山西市场导报/2025 年/3 月/11 日/第 015 版理论研究
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中国政法大学 朱思玮 王泽茵 龚锦洲 傅裕诚
摘要:终身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构建更加开放、灵活、多元的教育体系。本文立足现实意义,阐述了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并提出强化师资力量、丰富活动形式、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发展、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四个优化思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终身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 这对于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来说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现实作用,高校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终身学习进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以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难点
(一)现实意义
为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随着该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可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持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避免学生毕业后因缺乏创新动力、创造活力及创业思维而陷入“ 毕业即失业” 的窘境。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延长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周期。这也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敢于创业、积极创新的动力,提高创业成功率,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现实难点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教师,但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中,许多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同时,部分高校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教学中。
第二,活动形式单一。虽然一些高校已开始重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并成功举办了“ 服装设计比赛”“ 创意菜肴竞赛”“ 维修技术创新研究项目” 等活动。但其活动内容及其形式较为单一,甚至某些院校缺少活动实施条件,继而削弱了学生的体验感。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充分,连贯性不强。要想提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必然要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但是,部分教育者未能积极创设连贯性教育场景,导致学生的重视度不高,且未能形成端正态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充分,未形成从创业意识到实践落地的递进式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