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东科技报/2025 年/1 月/3 日/第 012 版理论探索
“ 双减” 背景下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吴俣
在“ 双减” 政策背景下,家长学校建设标准的设立已然成为教育改革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自 2021 年教育部发布“ 双减” 政策以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备受关注。随着政策的推行,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家长的教育能力和素养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家长学校是面向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者,旨在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教育机构。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通过家庭教育项目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是应对现代教育变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家长学校建设标准的制定不仅是对“ 双减” 政策的延续与深化,也是对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要探索。
一、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在“ 双减” 政策背景下,家长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变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实现“ 双减” 政策目标,还突破了传统学校管理模式,推动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促进了“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 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形成。
(一)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