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教育报/2025 年/5 月/23 日/第 001 版
近年来,江阴市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
本报记者 王丽
全市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 151.5 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19 所,新增学位 2.9万个;组建义务教育集团 18 个,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 70.42%;义务教育学校新增省、市两级优师名师 59 人;2024 年,创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
这份“ 十四五” 以来的极简版义务教育成绩单,来自素称“ 江尾海头” 的江阴。作为长江下游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个滨江港口城市,近年来,江阴聚焦“ 在大气的长江边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 总目标,站在为X育人的ZZ高度、科教兴市的发展高度、人民满意的民生高度,把教育作为建设现代化县域示范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积极推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日前,记者走进江阴多个镇街和中小学,探访这里的教育变化。
握紧指挥棒,跑出优质均衡发展加速度【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 uo180914】
“ 浩浩荡荡的长江奔腾 6000 多公里,滋养了‘ 喝着翻跟头水长大’ 的江阴人,造就了江阴人开拓进取和大气包容的胸襟格局。折射在教育上,我们要把这样的气质和格局融入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 在 2023 年 12 月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江阴市委书记许峰表达了对江阴教育的美好希冀。
教育优先是县域发展的第一战略刻度。 “ 江阴是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推进的。 ” 江阴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钱晴说,义务教育“ 以县为主” 的管理体制,赋予县级X委和政府重大的职责使命。2018 年以来,江阴市委、市政府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写入市委全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优先安排教育规划、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配置教育资源。
2022 年,江阴市委出台《关于推进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的工作方案》 ,鲜明提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任务,包括优先补充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初中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稳妥实施教师“ 县管校聘” 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等。
“ 从 2020 年至今,江阴市政府常务会议至少 8 次讨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江阴市教育局副局长邹凤翔说,这些议题涉及教育规划、教育投入、教育评价、教师培养等,为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
经过多轮调研,江阴相继推出《教育设施布局“ 十四五” 专项规划》《高品质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意见》《智慧教育三年(2020—2022 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规划》以及两轮《内涵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整体联动、协调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基本均衡的迭代升级。” 邹凤翔说,“ 义务” 是责任,突出保障,这是起点;“ 均衡” 是要求,优化配置,重在过程;“ 优质” 是导向,提升质量,导向结果。江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特别突出公办主体,在公办学校就读学生超过 98%,97.5%新市民子女入读公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