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近年来,**镇始终将提升农村X组织书记履职能力放在农村X建工作首位,创新实施了联合审查制、任前培养制、任期目标制、清单管理制、多元培训制、优胜劣汰制“六制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X组织书记综合素质,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联合审查制,严把资格关口。坚持把ZZ标准放在首位,把“三好三强”作为新时代培养、选任农村X组织书记的标准条件,建立“十三种不得担任村X组织书记具体情形”的负面清单。严把“酝酿人选、资格审查、组织批复、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5个步骤,规范工作程序,坚决将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排除在农村X组织书记队伍之外,从源头上保持村X组织书记队伍纯洁性。拓宽选人视野,通过内挖、回引、下派等方式,持续拓宽农村X组织书记来源渠道。今年来,共调整村X组织书记4人,调整后平均年龄49岁,高中及以上学历25人,整体年龄学历结构较调整前得到了优化提升。
二、任前培养制,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开展任前培训,组织镇纪委、乡村振兴办、农业农村办等部门骨干对新任职村X组织书记开展业务培训,邀请部分优秀村X组织书记传经送宝,讲授治村经验,提升新任村X组织书记能力信心。落实任前谈心谈话、廉政谈话制度,立足农村X组织书记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点,由镇纪委书记与其谈心交心,严明工作责任和纪律要求,签订廉政承诺书,进一步提高新任职村X组织书记廉政意识和规矩意识。
三、任期目标制,践行述职承诺。由镇X委和村X组织书记共同制定任期工作目标,年初向X员群众公布年内承诺事项,明确需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建立双向述职评议制度,通过“向上+向下”的方式不断增强述职的科学性、精确性。年底村X组织书记代表班子及个人向镇X委和X员群众分别述职,根据承诺事项完成情况接受乡镇X委和X员群众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作为“星级支部”评选、“两优一先”推选的重要依据,并与绩效报酬直接挂钩。同时,针对述职承诺中未完成的事项,由镇X委负责督促落实,全程跟踪问效,不断增强村X组织书记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切实提高村级X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清单管理制,推动工作落实。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大局,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土地托管、集体增收、人居环境等工作纳入村X组织书记年度核心工作任务,作为考核评议的主要内容,确保工作重点突出,目标方向明确。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镇X委条目式列出当月需要完成的工作清单,实行销号式管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一些需要长期坚持和有时间要求的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按百分比明确每月完成的进度,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如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资”管理等工作,每月都要求有新进度,并且把群众满意率作为衡量工作完成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