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思贵求异 文贵出新——评析一篇视角独特的致辞佳作
思贵求异,文贵出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行诗句(《问刘十九》白居易),对场景描写无比美丽,突出的是颜色很美丽,绿蚁对红泥,一绿一红,色彩的对比非常鲜明,画面感十足,让人心旌摇曳、心旷神怡。这像极了笔者品读《我心目中的东湖绿道——在东湖绿道开工仪式上的致辞》(以下简称例文)上乘之作后收获的心情——作者讲出了东湖绿道湖光山色之美、文明和谐之美、功能品质之美,以此作动员,其独特的构思值得文秘工作者学习借鉴。 记忆与憧憬并进——讲出了湖光山色之美。作者在回忆里寻找“星光”,来照亮未来的“夜空”,别有一番魅力。作者写了孩提时代、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来之前,日思夜想回去后,很长时间沉浸其中万般感触涌上心头,但淡淡几笔,却把东湖天生丽质写得淋漓尽致,叩击听众心扉、触发听众感情、唤起听众共鸣,收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表达效果。作者匠心独运,描绘心目中未来的最美风景:“漫步湖边,林荫掩映、花香袭人;畅游湖中,湖光潋滟、山峦林立,人水相融、自在惬意;走进森林,观四季花海、赏茂林修竹,听松涛泉语,沐天然氧吧;登上山顶,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诗意描绘、诗意表达,勾画出了一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图景,产生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言者有感而发,“有感”是前提,“善发”是关键。记忆与憧憬并进,渲染着环境的馥郁芬芳,洋溢着生活的浪漫温馨,讲出了湖光山色之美,让“听者感同身受”。 感性与理性共舞——讲出了文明和谐之美。巧妙聚焦记忆与憧憬之后,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当代视野,以“独上高楼”的超前眼光,与时俱进地提出打造“千年之作、传世经典”,以此引领时代潮流。如“建设东湖绿道,串联山、水、林、城,成为市民呼吸清新空气、亲近清澈湖水、享受清静环境的一处生态休闲空间。”“将东湖绿道打造成最美丽、最幽静、最具湖光山色、最富人文气息的滨湖绿道,成为比肩法国中部田园绿道、新加坡环岛绿道的世界级绿道。”“推进绿道环湖、沿江、临街、绕山、穿城,与公园、山林、江河、湖泊、湿地等一道,交织成一张城市蓝绿生态网络,向世人展现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高度聚焦,化繁为简,直击本质,着重向世人展现未来东湖文明和谐的美妙图景。这比讲绿道建设的重要意义,讲措施,讲要求,更提神醒脑,更提气来劲,更能引发共鸣。 思想与智慧齐飞——讲出了功能品质之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作者用这一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来谋划地方未来发展空间。如“我期盼,在这里,我们可以随处享受到信息时代的便捷和舒适,免费WIFI、智能租停车、智慧导游等服务一应俱全;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马拉松、健步走、自行车、赛艇等活动和赛事,让东湖绿道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让‘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成为新时尚。”这样的功能品质,就是优质生态产品,就是人们归心、筑梦的栖息之地,以此唤起人们的奋斗之情,达到了动员的目的。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说:“文章之作,其道多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这篇新颖的致辞,还具有现场感强、交流性好,前呼后应、过渡自然,简洁利落、短小精干之特点,探其原因,是作者运用了“起、承、转、合”写作技法。如“东湖是武汉的明珠孩提时代青年时代”这三个自然段,是作者对过去美景的赞美,是“起”。如“转眼几十年过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两个自然段,作者从美好记忆,转入现实之扰、心头之痛,道出其反差,是“承”。如“因此,几年前漫步湖边畅游湖中走进森林登上山顶我期盼,在这里,我们可以随处享受”这七个自然段,是今后“诗意栖居”的期许,是“转”。如“将这样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我们将以东湖绿道建设为新起点”这两个自然段,是作者对绿道建设的展望,是“合”。文不重复者进,思不守旧者成。这一巧妙技法运用,像一道道磁力线,自始至终牢牢牵着听众的思维走,真正把听众的心带到致辞的境界之中。 以上评析,只是笔者一时之管见,难免局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附例文: 我心目中的东湖绿道——在东湖绿道开工仪式上的致辞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今天,期盼已久的东湖绿道正式开工了。借此机会,谈谈我心目中的东湖绿道。 东湖是武汉的明珠,是武汉人的城市记忆。武汉人与东湖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无论身处何地,东湖始终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孩提时代,每次到东湖游玩,就像过节一样。来之前,日思夜想,充满期待和憧憬;回去后,那些在湖边嬉水、草地追闹的欢乐,久久难以忘怀,很长时间都沉浸其中。 青年时代,还是喜欢往东湖跑。夏天在那里游泳,湖水清凉,湖风阵阵,一洗炎炎夏日的燥热。身心疲惫时,在湖光山色中散散步、骑骑车,内心的困顿就会一扫而光,整个人瞬间安静下来。 转眼几十年过去,我们的城市变了模样,路宽了、车多了、楼高了,一派繁华都市景象。但我们再来东湖,想在湖边随意地坐下安静片刻,想在湖中畅快地游上一段,想在湖堤上悠闲自在地骑行这些原本唾手可得的,现在却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我经常扪心自问:这难道就是我们建设这座城市的初衷和目的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城市不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陷入忙碌和烦扰,要让他们随时可以慢下脚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诗意栖居。 因此,几年前,我们提出建设东湖绿道,串联山、水、林、城,成为市民呼吸清新空气、亲近清澈湖水、享受清静环境的一处生态休闲空间。 我希望,东湖绿道建成后,我们能够: ——漫步湖边,在林荫掩映、花香袭人的绿道上,或骑行、或漫步、或小跑;或在路边草坪席地而坐、在沿线驿站歇息,品茶、喝咖啡、赏美景,享受都市慢生活的悠闲。 ——畅游湖中,或泛舟湖上,看湖光潋滟、山峦林立;或击水湖中,与鱼鸥嬉戏,人水相融、自在惬意。 ——走进森林,穿行于磨山、马鞍山、九峰山间,观四季花海,赏茂林修竹,听松涛泉语,沐天然氧吧。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大美东湖一览无余,大城轮廓清晰可见,对这座城市的爱恋与自豪不禁喷涌而出。 我期盼,在这里,我们可以随处享受到信息时代的便捷和舒适,免费WIFI、智能租停车、智慧导游等服务一应俱全;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马拉松、健步走、自行车、赛艇等活动和赛事,让东湖绿道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让“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成为新时尚。 将这样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以千年之作、传世经典的信念,致力于将东湖绿道打造成最美丽、最幽静、最具湖光山色、最富人文气息的滨湖绿道,成为比肩法国中部田园绿道、新加坡环岛绿道的世界级绿道。 我们将以东湖绿道建设为新起点,推进绿道环湖、沿江、临街、绕山、穿城,与公园、山林、江河、湖泊、湿地等一道,交织成一张城市蓝绿生态网络,向世人展现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 谢谢大家。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