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财政管理综合改革情况报告
腐败不是权力活动的必然产物,但却是权力失去制约的直接结果。国家的公共权力是由具体的公务人员来行使的,而权力本身又天然具有扩张性和腐蚀性。那么,如何来解决权力的公共服务性与行使权力的个人局限性的关系,有效预防腐败发生呢?近几年来,崇仁县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极组织协调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坚持从财政管理的各个关口入手,构建财政管理各项制度屏障,堵住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促进财政资金运行的规范有序,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真正使权力在远离腐败的轨道上运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资金收入入手,在票据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统一电子票据。从2008年8月开始,率先在全市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采取“电子开票、银行收钱、限期缴销、源头控制”的运行机制,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基层站所实施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对全县非税收入的收费、票据进行了核定、核销,对没有收费许可或收费不合规范的,停止供票;对单位留存的票据,一律全部核销。并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对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资金解缴期限、票据核销期限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设置,在大厅财政窗口安装了财政管理端卡,对进大厅收费单位设立大厅管理卡及开票卡,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对全县所有财政票据进行管理,达到了电子开票的目的。由于我们对所有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了电脑固化,部门多收一分钱、少收一分钱或者巧立名目收费现在都不可能,进一步规范了部门的收费行为,有效遏制了乱收费、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省财政厅领导对崇仁的改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把崇仁的做法称为“崇仁模式”,并要求在全省各县区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