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站网处处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交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已经完成了社会财富的基础积累。开始转向关注民生,减少社会发展的不均匀性,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X中央更进一步强化和谐社会、民生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水文要发展,就要植根水利,全面服务社会。要以准确及时的水文信息支撑保障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与农村水利相统一、东中西部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河湖生态健康、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部水文局近年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文事业发展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前进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制约和影响水文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强、法制不全。体制、机制、法制是一个行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兴旺之根。
一、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解决体制不顺是水文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水文事业的兴衰成败、兴旺发达无不与体制机制紧密相连。我国水文管理体制的几次变动都非常明显地影响着水文事业发展的进程,由于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水文管理体制历经三次上收和三次下放,导致了水文事业的“三起三落”,严重冲击了水文站网和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极大制约了水文事业的发展,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总结几十年来水文管理体制的经验和教训,为保障水文事业稳定发展,地方水文工作不宜再下放到地县一级管理,同时,上收到中央政府进行垂直管理的条件尚不成熟,地方水文工作目前仍稳定在省一级管理。当前我国的水文工作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管理、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都设有水文机构,负责行政区内的水文工作,地方水文工作由省级水文机构以流域水系为单元实行垂直管理。实行这种管理体制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执政能力,这种措施和能力具体体现在国家指导水文行业的管理体机构,而现行的水文管理体制主要问题是:一是上不强,水文是与气象、地震、地质、海洋、测绘等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相类似的行业,但其地位所处的地位却很尴尬,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影响,水旱灾害的特点,长期以来水文都隶属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下的一个司或局,甚至一个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机构,既不能很好的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也很难的担负起指导全国水文行业发展创新的职责。体制的不顺,致使国家投入不足、导致站网迟滞、行业封闭保守、事业发展缓慢。水文工作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更不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极大地限制了水文植根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发展战略,无法体现为全社会服务意志。二是下不靠:省市区水文机构直接负责行政区内水文行业管理的职能,但至今仍有15个单位维持着处级事业单位的身份,这与其所从事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职能定位亦不相宜。地县水文工作由省级水文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这与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影响了水文工作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因此,影响和制约水文科学发展的核心是管理体制的问题,管理体制不顺是当前影响我国水文发展的重大而深远的问题。
因此,组建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代管的国家水文局,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国务院三定规定赋予的国家管理水文行业的行政职能。地方省级水文机构为副厅级,地市级水文机构为处级,县级水文单位为科级;地县水文单位实行双重管理;水文系统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全员实施参照公务员管理。

【更多公文素材 ,微信:dadaw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