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就业之星事迹材料
在过去还能清晰看见的大学三年,我算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标语的践行者,大一我专注于学习,大二我专注于竞赛与技术,从大三之后开始渐渐有更多的人认识我,可能是传言夸大的原因,我和两个队友(ACM)及本专业的其他几个同学一起被大家称为“大神”,因此也就被经常被“请“去给一些低年级同学进行一些经验分享,无论大小算起来十余次还是有的,虽然自己并没有像我听到大家说的那么厉害,但是还是很乐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
像这种类似毕业总结性的东西,总要写点大学规划什么的吧,不过我得很诚实的告诉你,我大学并没有什么明确的长期规划,如果有的话只能算有两个,我想去阿里巴巴,和我不考研。想去阿里巴巴原因除了城市因素外可能是因为再无意中听了太多关于阿里巴巴的传奇,因传奇而神秘,我想去揭开这份神秘。不考研其实是我内心最迫切的需求,想想过去很多年都是按照别人定义好的路线去走,我想尽快自定义自己的生命轨迹,所以并不是不想读研,而是等不及那三年。所以暂且可以把定义为走一步算一步的那一类人,我没有很明确的大学规划,没有的原因很简单,不是没有,而是看不见,不过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我庆幸当时的“看不见”,所以前三年唯一的驱动我前进动力就是对自己“不能比别人差”的要求,因为这种要求,走一步算一步被我演绎成小步快跑,我没有遥不可及梦想或太长期规划的包袱。
对于过去三年的每一天,我只能看到今天晚上,明天,最多一周内我需要做么,至于一周之外的计划我很想看见,只可惜我看不见,因为世界变化太多,太快,不是我不愿意计划,而是计划在很多情况下被证明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更愿意于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比如说我今天白天要看哪本书,晚上要写什么代码。很多计划总是按照最佳路线走的,很多步骤等于幻想,你可以计划个大概,也可以计划的非常详细,但是千万不要让计划规定死你的行动的路线。互联网时代,难度最大的就是预测,我不会把规划和预测归为一类,但是很像不是吗,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无法规划出自己的人生,那么就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不要觉得这是漫无目的,这是小步快跑。你可以有梦想,可以有路线,但不要定死路线,不要认为做事与计划相违背就是背叛梦想。记得在大一的时在和很多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大学规划,很真实很坚决,但从三年后的结果看,变化的世界战胜了当初的决定。如果真要说出一个大学规划来,我的规划就是认真做好每一天,没必要按照规定的路线走,认真加坚持,结果总会超出你的预期。可能当时我并不是这么想的,但确实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