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35年风雨历程范文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中国更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20XX年1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再次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即将于11月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X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回首历史,不难发现,近30多年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1978年年底,安徽小岗村18户村民迫于生计,在茅屋农舍里秘密签定生死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自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包产到户”就常被质疑和批判,这18户村民不得不如履薄冰,以致生死相许。20多天后,远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国共产X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在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被确立为指导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被果断停止使用,全会还作出历史性决策:把X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实行改革开放。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当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文件,正式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试办“出口特区(即后来通称的“经济特区”)。7月20日,为了打通蛇口五湾和六湾,政府决定炸山填海,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开山炮”。几年后,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坦言:“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