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探析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探析
1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又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根据教育部的统计,高等学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为520XX0人,占总人数的48.3%。青年教师一般都获得了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处于职业生涯的立业发展阶段,也是精力最旺盛的阶段。青年教师有他们的自身优势,比如思想活跃,敢于创新,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等等,这是高校发展的优势所在。
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毕竟刚走出学校或研究机构,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很多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甚至没有参与过工程实践项目、企业经营管理项目和教学实践训练。刚毕业就直接走上大学讲台,在课堂上很难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普遍比较弱。我们现在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高职类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时代的到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尤为重要。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青年教师难以真正实现学术独立,在教学上,常常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难以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更无从谈创新。因此,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