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观书有得觉思清”——读董必武文章有感
作为我们X的“五老”之一,董必武是中国共产X内的饱学之士。他博览群书,即便到八九十高龄,仍然“此身不惯闲无着”,“老去愈知学不足”。1965年3月董必武的《八十初度》诗有云:蹲点未能知老至,观书有得觉思清。此身不惯闲无着,外语重翻读九评。这是他酷爱学习的真实反映。彭真称赞他“读书是他平生的一大嗜好”;江泽民同志赞扬他“深思好学,酷爱读书”。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董必武的这一学习信条贯穿一生。每一次离京外出,他首先考虑的是书:带什么书,如何装,一到目的地,先把书清理到书架上,再去放置其他生活用品。为了工作的需要,董必武晚年用了很大的精力继续习读外语。在学外语的过程中,他拜身边懂俄文的秘书为师,请她在要学的书上标出重音,自己再在另一本同样的书上逐字标出,如发现秘书标错了,就划上横线,打上问号,重新标音,提出同秘书商讨,一丝不苟。由于年岁太大,记忆力有所减退,董必武就制作了大量卡片,正面写外文生词,反面写汉语意译,不论在家或外出,不论在火车上或飞机、轮船上,他一有空就一边翻阅,一边口诵手画。通过刻苦钻研,并持之以恒,终于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英、日、俄三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