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从“保姆”到“导演”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体,一个班级,要有“班魂”,才能把几十个学生凝聚在一起,班主任也才能从“事必躬亲”的“保姆”逐渐转化成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导演”。才能使每个演员(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使班集体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快乐大本营”。
高一学生刚刚脱离初中,带着初中生的稚气和对高中生活的憧憬,也带着对高中生活的迷茫,在进入高中后的一段时间出现“断乳期”不适应现象。开始,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一一去教,甚至连收缴作业这样的小事都要告诉课代表怎样去整理才有理于课任老师的翻阅和批改。还有迟到、早退、卫生、纪律、穿着、打扮、校卡佩戴等等、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过问,差不多是个全方位的“高级保姆”,工作的繁琐与辛苦不是一个“累”字能表达的。如果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班级事务。只能是越管越忙,越管越散,几十个人如果凝聚不到一起,不仅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使自己摆脱不了“保姆”的角色。
怎样才能尽快从“保姆式”管理转变成“导演式”管理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