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将错就错出奇制胜
一般地说,在社交场合,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无疑应当老老实实承认,认认真真改正。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也照此办理又会使自己陷入极为难堪的境地或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时,则不妨考虑一下,能否来个将错就错,出奇制胜,从而摆脱窘境。生活中就不乏其例,而且有趣的是,这种“文过饰非”非但不被视为“恶德”,反倒还是善于审时度势,权宜机变的才华显现。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雅席。席间,有几个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候。只见他潇洒地踱到桌前,在铺好的宣纸上大笔一挥写了个“虚”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张作霖手黑”。钤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那几个日本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手墨”亲手书写的文字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耳边低语:“您写的‘墨’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一瞧,不由得一楞,怎么把“墨”写成“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故意训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边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要的东西,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刚落,满座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悟出味来,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你看,原本难免大出洋相的一个笔误,竟然成了民族气节和斗争艺术的折光反映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不就仰仗着将错就错的巧妙运用吗那么,怎样将错就错,才能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将错就错特别讲究随机应变,自无固定程式可言,但其心智运作的基本轨迹还是依稀可辨的,它至少包括三个环节,或者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认定确有必要: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千万别为后悔徒然耗费时间,而要迅速权衡一下利害得失,只有在当场承认错误的负面效应实为自己难以承受,而拒绝认错又不至于把事情弄得更糟时,才可考虑选用将错就错一策。否则,还是承认、改正为好,因为坦诚往往会换来谅解,甚至敬意。例中的张作霖关于“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的暗忖,就是快速权衡之后所做的判断。情况是明摆着的:日本浪人是故意刁难,等看笑话,如果承认错误,便正中了居心不良者的下怀,这等丢自己脸面,灭国人威风,长他人志气的后果当然无法接受。于是,将错就错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