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家长教育经验交流范本
10岁左右的孩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一般只停留在认知阶段。怎样启发、诱导她(他)们加深认识,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一个小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家庭教育尤其是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十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对xx的教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关爱不溺爱。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容易得到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的宠爱,变得随意任性,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我们认为,对孩子的爱不仅要很好地表达出来,有时更要放在心里。对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我们尽量地满足她,一些不切实际或不合理的想法和要求,我们想法设法推心置腹跟她沟通和解释,使她能愉快地接受,若她实在接受不了,我们就把她晾在一边,让她自己慢慢想清楚,绝不听之任之。对一些不当的倾向性苗头性行为,我们及时纠正过来,把它遏止在萌芽状态。一次晚饭时,她和我们在一起闲谈,说班里XX同学家里是洋房别墅,XX同学父母又带他到哪里玩了......我们感到,这种想法暴露出了孩子一种盲目的羡慕攀比心理,应当予以引导和制止。我们跟她说: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洋房别墅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望了。但作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从德智体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向班里的、周边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和进步,以后靠自己的能力买洋房住别墅,飞往世界各地,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二、宽松不放松。我们觉得,现在的孩子学习很辛苦,不仅要学好学校的课本知识,还要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辅导班,有点像“学习机器”。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总体上是宽松的,但有几件事是必须要做到的。首先,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求她制定一份本学期学习计划,包括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和学习内容等,作为她一个学期的行为规范和我们检查的依据。其次,回到家,我们让她自己安排今天的学习计划,作业做不完是她自己的事,不会跟在孩子的后面跑,让她学会自觉地自我管理。但复习当天老师上的课、做好家庭作业、预习第二天要上的课是必做环节。同时叮嘱她在学校里要仔细聆听好老师课堂上的40分钟讲课,对在预习中碰到的不是很理解的问题,要作为课堂重点认真听好。最后,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让她阅读课外书、看电视,做她想做的事情,带她出去散散步,陪她玩玩游戏聊聊天,这样既能在娱乐中陶冶她的情操,又能丰富她各方面的知识。实践证明,多看各式各样适合她的课外书包括新闻,对提高她的写作水平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