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十八大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加快地方财政改革,治理地方政府债务;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服务经济发展。--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一项重要要求。当前,我国地方政 府债务引起高度关注,其规模、风险、未来发展轨迹、治理思路都将对未来经济 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审慎处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可能诱发的风险, 十分必要。 为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以下思考: 什么原因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膨胀? 客观地讲,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有其特殊背景。
近些年,我国城镇化提速,公 共基础设施需求处于井喷阶段。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以及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格 局,使得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和资金的解决更多依赖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弥补地方公共建设资金缺口,以此推进城镇化进程也就成了备 选项之一。 资金供给方存在扩大债务规模的激励,也是一个因素。当前,金融市场化的 推进使混业经营成为趋势。金融行业在突破传统监管,顺应市场化需求的同时, 也适应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要求,为地方政府债扩张提供了土壤。这些银行、信托 公司或是因为享受当地公共服务,或是直接有股权投资,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关 系,对地方政府融资具有相当便利。再考虑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不景 气,出于业绩与风险考量,这些机构也存在与资信较高的地方政府加强合作的动 力。
回顾过去 30 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本应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 用始终未能彻底实现,地方政府却更多涉足经济领域,甚至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地方政府及所属企业除了提供带有公共属性的产品之外,住房、公路等诸多可以 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或是引入市场要素的产品,也凭借垄断地位积极介入。尽管中 央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规定基础设施、部分垄断行业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但 现实推进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结果一边是庞大的社会资本源于制度或政策“壁 垒”,投资无门;另一边是,地方政府及所属企业垄断性投资,伴生大量政府性 债务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