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教师讲课匆忙的反思
近日听了一节高一的英语阅读课,感觉有点像放鞭炮的味道。从开始到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像几十只鸭子被老师赶着过河一样。一节课下来,整体印象就是:紧张、压抑、乏味。说句心里话,别说是学生,就算是老师都很难接受。尽管老师的表达很流畅,容量很充足,但真正的学习效果却很低下。老师似乎很享受,学生却好像很难受。老师觉得很痛快,学生却很无奈。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只是按计划完成了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把所有课件都展示完了就心安理得了。至于学生学生吸收了多少,吸收的怎么样,只能是下回分解了。
毫无疑问,这位老师的的主要关注点是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而压根儿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真正需求。在老师的心目中,往往会误认为:反正该讲的都讲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所以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课室了。
反思一:为什么讲课要如此匆忙?如此匆忙地上课,给人家的感觉好像是在赶进度,全班学生只能匆忙地听。一节课下来,老师说得累,听课者更累。在这种状态下上课,哪来的快乐和幸福?也许这是老师的一种教学风格,但能满足老师自身需求的课并非是学生喜欢的课,适合学生的课、满足学生需求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