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做乐学、善学的ZZ机关干部
学习是件苦差事,因为学习要付出太多的艰辛和努力,这是大家的同感;学习是件好差事,因为学习能使人进步,这是智者的共识。“久旷之宅易生妖”。人的头脑也象一座“大宅”,如不经常灌输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注重抵制低级、腐朽的东西侵入,迟早也会“生妖”。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接受健康信息的熏陶越多,精神家园就会越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越强。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由此可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理论学习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丝毫不可懈怠和停顿,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学以致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做一名乐学善学、能参善谋、能写会协的优秀ZZ机关干部。
一、要注重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身是一件苦差事,而理论学习更是让很多同志感到艰涩难懂,学习兴趣不浓,消极被动学习的多,积极主动学习的少,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有的则是做做样子、装装门面,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也是走走过场,没有入心入脑,更谈不上指导实践了,这样的理论学习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书到用时方恨少”,有的同志只有到了搞材料、写文章时,才感到自己理论根基太浅、知识太贫乏,常常是文思枯竭,笔重千钧。而有的爱学习的同志,由于理论素养高、知识沉淀厚,则能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抓住问题的本质,文思如水,下笔千言,高标准完成任务。其实,这种能力素质的差别,说到底也是学习的差别。人们常说,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
每个人不同的发展道路,固然有环境、机遇造成的差别,但最重要的差别还是学习的差别。而学习的差别是由于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决定正确学习态度的首要因素。孔子讲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就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乐趣。只有培养学习的兴趣,靠兴趣去鞭策我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才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习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长期培养逐渐产生的。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我感到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一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合理的目标,坚持要求自己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执着的信念去学、带着强烈的责任去学,做到学以明德,学以长才,为学习注入持久的动力;二是经常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的方法,感悟学习的收获,在学习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值和最佳效果,在不断获得的成就感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甘甜,就如古人所感:“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尺,胸次全无半点尘”;三是有时间多去书店转一转,看一看,多感受学习的氛围,多买一些理论层次高、对我们提高理论素养有益的好书;四是多与爱学习、知识渊博、理论素养高的同志相处和学习,“与智者谈,如沐春风”,通过与他们交流和学习,学习他们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这几种办法,综合运用,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兴趣也就会逐渐产生。

【更多公文素材,微信:dada w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