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享有率仅为12%
不仅在医疗保险享有率方面处于最低水平,在医疗保险的享受途径方面,农村居民也是最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更多购买的是商业保险而非社会统筹保险,这是否意味着农村居民在参加社会统筹保险方面的渠道还不畅通?
我国从1999年全面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后,看病就医的成本越来越多由个人承担。从总体上看,医疗体制改革符合“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整体发展趋势。但是,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大社会”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支持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如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管理等等,还处在摸索和完善阶段,这种进程中难免的混乱进一步加大了人们看病就医的成本。“因病致贫”在农村已不是偶然现象,“有病难就医”不仅是弱势社会人群的共同反映,普通工薪阶层对于看病就医也心存隐忧。
医疗保障不足只是社会保障问题中的一个方面,调查发现,作为各种商业和社会保险中覆盖面最大的,社会统筹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不足20%。有近60%的受访居民表示,自己没有享受任何种类的保险。农村居民仍然是问题最严重的群体,任何一种单一类别的保险在农村的覆盖率都低于8%,有高达73%的农村居民都表示没有享受过任何种类的保险,而这一比例在小城镇为44%,在大中城市仅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