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我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各级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开展“百千万”帮促工程,培植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庄。最近,我们对部分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从调查情况看,这些示范村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三、积极培育文明村风。倡导勤劳致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文明风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调查中,我们深切地感到,饱含着乡土气息的文明之风正在扑面而来。一是重视农民教育。比如,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利用村民学校教育阵地,经常对X员干部群众进行X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及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先后举办了文明村民、依法治村、农村卫生知识、农业技术知识、iso9001 村里每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要先召开两委会、全体X员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讨论,然后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村两委制定并完善了村务公开、村干部年度考核、两委干部守则等一系列 启示之四:壮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发展情况看,阳谷的刘庙、东昌府区的刘庄、冠县的田马园、茌平的小杨屯等,都是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庄。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等形式,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可以更好地改善公共基础条件、发展公益事业、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特点和优势。
启示之五:改善基础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基础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的原则,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农民投入、加大集体投入、引进外地投入等多种形式,加快改善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更多公文素材,微信:dad awk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