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共产X问责条例》解读:严肃规范的操作手册
从20XX年7月8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国共产X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作为第一部规范X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首次全面聚焦X内问责,剑指一些X组织和X的领导干部“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乱作为”的突出问题,为“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对此,本报业务研讨版特组织系列解读文章,从问责条例意义、问责条例亮点、问责内容、问责方式、问责条例落实五个方面展开思考辨析。本文是系列解读文章的第四篇,紧紧围绕问责的形式和方法,逐一阐释谁来问、要问谁、问什么、怎么问,以及在执行环节如何保障问责发挥应有效果等具体操作问题。——编者
《问责条例》作为全面从严治X重要的制度遵循,作为规范和强化X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明确了问责工作的指导思想、问责原则、问责主体和对象、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执行等,实现了问责的制度化、程序化、精准化和公开化,是开展问责工作的操作手册。其操作性具体体现为“五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