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集体之荣 生命之尊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十七班的杨梓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集体之荣,生命之尊。
我想大家最近可以体会到集体荣誉感的时刻,莫过于上周高三年级的最后一次升旗。语言的海洋退潮而去,却不是情感的休止符,而恰是一轮新的鼓励与希冀爆发的零界点,如八月之海,声声拍岸。我们鼓掌呐喊,他们汹涌着散去;我们不知在哪一遍的"高三加油!"中开始哽咽,他们不知在哪一遍的"一中必胜!"中红了眼眶。这种共鸣,或许身为志愿者的你在高考的考场外也体会到了。那时的你正将免费的水递给一位考生,你发现交警正在温柔地在指挥交通,你看见送考老师的衣服跃动着象征胜利的红,你听见周围的父母最后一声:"别紧张,正常发挥。"然后目睹那最后一抹眷恋,你突然开始紧张,因为你知道即使现在怀揣一颗看客心,两年后或者一年后,也终将成为一个剧中人。然后想起了王安石,想起他的《游褒禅山记》,想起他提倡人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也告诉人们"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你突然希望对于这些"有志与力"的学长学姐来说,眼前的一切就是幽暗昏惑里的一点如星光般的外物之力。最后所有的这些都开始在不甚滚烫的空气里融化汇集,像人们心中跃跃欲试的精灵共同浅吟低唱,你听见了这样一句"加油!"至此你之前的紧张也不复存在,因为你知道总有人在陪着你,陪着你翻越千沟万壑,走过接下来的漫漫长路。而当我们回首看去,你在考场外的坚守,他们在考场内的拼搏,这一切,不正是"集体荣誉感"最好的注解吗?
我们终有一日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那时的我们便如滴水汇入大海,将融入一个更大的、国家层面上的集体。彼时,集体荣誉感也随之酝酿而成为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这样一个并不安定的时代,能生在这样一个安定的国家,是何其有幸。但当这样一个"责任国家"遇上"任性驴友"——不听劝阻出游深山,困于深山后,兴师动众甚至牺牲救援人员来换取自身安全时,我们不禁发问:"当祖国选择无条件爱你时,你对她的深厚感情又于何体现呢?你是否愿意选择抛弃自己自利的‘巨婴’心态,无条件地保护集体的利益呢?"只愿你我都忽视掉与集体感情之交中的"性价比",因为这世上除了"划算"之外,总归还存在一种更高层次的付出,称为"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