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赞边疆战士的演讲稿-情系戈壁铸军魂
各位战友:
也许你痴恋花开三月,草长莺飞的江南水乡,也许你钟情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而我的同学――政工九队学员王本福,却将青春写进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青藏高原,将热血注于喀喇昆仑的万里戈壁。 从中原城市到雪域高原,每一步都是艰难地跋涉,从天山到昆仑,永不停息的是沙漠的浪涛。这里只有风与沙,只有山与壑,这里是生物学家论断的“生命禁区”。“高原反应”是你经受的第一个“洗礼”。起初,你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接着便是大口大口地喘气,体温升高,呕吐不止。此刻,你已无法抑制剧烈的头疼,但你却使劲镇住打晃的双腿;你无法遮挡紫外线强烈的灼伤,但你却拼命咬紧裂开的嘴唇。有人说,在高原躺着不干,也是一种奉献。可训练场上的你,宁愿掉一斤肉也不简化一个动作;宁愿流一滴血,也不丢掉一个数据。当你五万多字的训练体会被军区机关充分肯定,当你打破全军红缨――5号导弹的实射记录时,你成了驻守在风雪高原的训练尖兵,可你默默地告诉自己,要拥有胡杨树的坚韧和雪莲花的纯洁,才能真正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军中骄子。
载着“昆仑卫士”的光荣称号,你象扎根戈壁的红柳,在南政院这片沃土上,沐风节雨,茁壮成长。正如当初克服高原反应一样,你攻克了入学后的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东西近三个小时的时差,是你入校时遇到的第一道难题。为调整生物钟,保证按时入睡,你坚持每晚服用安眠药。为攻下英语这座“堡垒”,你把小闹钟用毛巾包了一层又一层,放到枕头下,每天提前半小时叫醒自己读英语、背单词。每当遇到难题,你都这样提醒自己:你来自昆仑,能抗击沙漠和风暴,能抵御干旱和严寒,你没有理由逃逸,更没有理由退却,只有进取,只有进取,不断地进取。终于,在第一学年你就接连被学院评为“十佳”青年和院优秀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