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电力ZZ工作部国庆60年征文:家乡不见炊烟起
电力ZZ工作部国庆60年征文:家乡不见炊烟起
我的家乡在**省**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炊烟”,不仅是勾起我思乡的一种景象,而且还是反映我家乡变化的见证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柴是家乡不可缺少的燃料,做饭、取暖都离不开它。因为家乡不通公路,不通电,不产煤,再没有比木柴更方便的燃料。无论春夏秋冬,朝朝暮暮,每家房顶上总是炊烟袅袅。用木柴生火,浓浓的烟雾直朝眼鼻里钻,让人呛得流鼻涕、掉眼泪,房屋、家具都被柴烟熏得黑不溜秋的。尽管如此,只要有柴烧就算是“幸福人家”。还有许多农民因为缺柴,不知伤过多少脑筋。有的要到很远的“公山”(没有划分到户的荒山野岭)上去打柴,有的要向有柴的人家讨要或者采取其它方式交换,还有极少数村民居然采取“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