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植树节建议书资料
植树节建议书资料(精选3篇)植树节建议书资料 篇1 你知道我们的桌子、椅子都是从哪里来的吗?没错,都是从从森林里来的。 植树的好处可多了,可以防止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物的破坏。人类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打乱了水分的循环,使气候出现干旱,于是土地出现松散的流沙沉积。土地沙漠化是人类文明的大敌,沙漠曾经“吃”了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中原,截断了丝绸之路,掩埋了埃及的许多国土,现在每年有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威胁着60 多个国家,多么令人吃惊的数字呀!它时刻提醒人们要注意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还可以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到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林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大手一样把土壤牢牢抓住。而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吸收,一亩树林地区比无林区多蓄水20 吨! 为了人们的未来,让我们植树吧!植树节建议书资料 篇2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ZZ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X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植树节建议书资料 篇3 尊重的老师们,敬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时至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又要来到了。植树节这个为了绿色跟环境所设定的节日,让我们对大天然又多了一份庇护,对绿树又多了一份关爱。为了让同学们能在生涯中休会胜利的喜悦,增添对动物的爱好,加强环保意识,生态环境,养成爱惜环境的良好习惯,少先队大队部在植树节来临之际,发出如下倡导: ●珍爱绿色,珍重我们绿色的校园。不踩踏草坪,不攀折鲜花。 ●多一片绿色,多一片温馨。 ●绿色环境,美善意情。在教室中种点花花草草,增加一份绿色。 ●性命在于绿色,盼望在于绿色。让我们养成维护绿色的好习惯,世界将会更加的美妙。 我们伸出咱们的一双双小手,让我们绝不小气地奉献出我们的所有力气,让更多同窗投身与植树的行列中来吧。 同学们,植树节的意思不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去种一棵树,而是通过植树节的又一次降临,使我们大家更加关注绿化、环保问题。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地球再增添一些绿色吧!